排序: 筛选结果 15 门课程,57 篇视频

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主讲: 冲村孝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常常发生山区及沿海地区,经过多年与自然的抗争后,现代科研正在向灾害预警方面做出科研努力。本课程冲村孝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

横滨国立大学信息系统的灾害对策事例介绍

主讲: 徐浩源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总结以往灾害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对策,并在实际的防灾减灾活动中进行了反复修改和补充,从而形成如今一套较为完善的集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建为一体的综合性防灾减灾对策体制。现代社会灾后重建,重在信息系统的应急与建设,本课程由徐浩源教授讲解横滨国立大学灾后信息系统对策事例。

台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结果与应用案例分享

主讲: 李有丰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是台湾顶尖的科技大学之一,由于几十年前吸收了大量日本现代工业技术,故其在工科研究方面成果突出。本课程里,李有丰教授为大家介绍近年来该校土木工程系的科研成果。

Theory of On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and Response Spectrun

主讲: 高田至郎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6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单自由度系统和响应的理论谱,国内外相关专家都在研究这一课题,并积极的应用于实践,本课程高田至郎教授从他研究的日本地震防灾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讲解。

科学家 原子弹与戏剧

主讲: 刘兵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科学因其威力而引人瞩目,原子弹在科学史中地位突出,科学家对原子弹的研制,又与伦理和责任相纠缠。这些,都在几部与科学家有关的戏剧中有所表现。本讲座通过回顾、讨论原子弹的研制历史,和一些以科学家和原子弹为主要内容的戏剧,对于在科学家的社会形象、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

苏颂为什么要建水运仪象台

主讲: 孙小淳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北宋元祐年间由苏颂、韩公廉建造的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天文观测技术上和机械技术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水运仪象台高近12米,集浑仪、浑象与报时机构于一体,用漏壶水力为动力,由“擒纵机构”实现枢轮的间歇式运动,再通过传动机构把转动传递给浑仪、浑象及报时机构,是一座自动化的天文台。

两千年以来北京平原上的河湖水系变化

主讲: 邓辉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首都北京正经历着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大变革,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阶段。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在北京城市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及其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地表湖泉水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地关系处于极不和谐的状态。

深绿、红绿、蓝绿 三维视野下的环境政治

主讲: 郇庆治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如果采用一种“三分法”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二分”方法,那么,我们可以把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首先在欧美国家兴起、如今已扩展到世界范围的广义的“绿色运动”或环境政治大致划分为3个组成部分:以生态中心主义哲学价值观为核心的“深绿”运动、以经济技术手段革新为核心的“浅绿”运动和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替代为核心的“红绿”运动。

北京周边森林采伐的历史过程与环境效应

主讲: 孙冬虎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课程内容包括:一、后唐与契丹战争中的森林砍伐:李存审解幽州之围等;二、大规模采伐森林的开端;三、蒙古札巴儿火者经行的黑树林间道:反映居庸关外的森林状况;四、元大都建设与森林采伐;五、元大都柴炭供应与森林采伐;六、森林采伐的巅峰;七、清代北京外围的森林采伐;八、关于基本规律的简单总结。

学科的创建与传播 从地质学的“英雄时代”说起

主讲: 张九辰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本期讲座以地质学为例,通过17-19世纪地质学在欧洲的创建,讨论了自然科学学科的形成过程、成长背景、建立条件。并通过20世纪前60多年西方地质学传入中国、在中国成长与壮大的经过,分析了自然科学学科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的影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