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筛选结果 26 门课程,60 篇视频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复杂环境下海上风电塔地震破坏机制研究

主讲: 宋波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地震多发带,地震发生频率高。而海上因风电塔其结构特殊,很容易由于振动而导致结构弯曲变形过大而造成倾倒破坏。因此对研究结构的动力特性,对风电塔塔筒结构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2016年熊本县地震引发的地表灾害分析

主讲: 冲村孝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在日本熊本县发生的熊本地震中,两次观测到震度7的摇晃,造成了很大灾害。发生震度5弱以上的地震,造成了相当大的地表灾害,本课程里老师将带领从理论角度,用数据去分析该次地震的地表灾害。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

主讲: 郭全全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1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管混凝土叠合柱作为我国自主开发的组合结构,其良好的工程性能已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体现和验证,必将成为重载柱中优先考虑的结构类型和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本项目研究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提出与我国现行规范体系相匹配的设计方法,为完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的设计理论提供依据。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横滨国立大学信息系统的灾害对策事例介绍

主讲: 徐浩源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总结以往灾害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对策,并在实际的防灾减灾活动中进行了反复修改和补充,从而形成如今一套较为完善的集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建为一体的综合性防灾减灾对策体制。现代社会灾后重建,重在信息系统的应急与建设,本课程由徐浩源教授讲解横滨国立大学灾后信息系统对策事例。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中国隔震技术标准的发展与应用

主讲: 曾德民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建筑隔震技术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认可,可以说是当今国内外抗震新技术研发应用的主要焦点,而日本在隔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曾教授结合过往工作与科研经历,为大家讲述中国隔震技术标准的发展与应用。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

主讲: 李有丰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台湾地区地处地震带上,各种自然灾害较其他地区更为频繁。目前台湾地区现有桥梁更面临着老化、龟裂、破损、环境腐蚀、年久失修等日益严重的内在使用危险,均将使桥梁的功能降低和寿命大为缩短。对于抗震能力不足或存在外在灾害风险的桥梁结构而言,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具经济性和可行性。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斜向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主讲: 李振宝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1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斜向地震作用是影响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抗震规范钢框架强柱系数没有考虑斜向地震作用的影响。通过对钢框架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主轴方向强柱系数1.35的钢框架的破坏机制,表明在主轴方向地震作用下实现了强柱弱梁,而在斜向地震作用下,钢框架发生柱端破坏,建议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应考虑斜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海啸减灾研究

主讲: 佐藤慎司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海啸的破坏作用巨大,不仅对沿海建筑物产生巨大的破坏,还能引起一定的地质变化。近年来通过沿海地质调查寻找古海啸发生的痕迹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海啸的地质沉积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理论基础。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

主讲: 张鸿儒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我国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地铁建设,但由于对地下结构震害的认识不足和地下结构受地层约束的作用,而未能对地下 结构的抗震足够重视,所以我国对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的研究比较滞后,理论和规范标准的发展也很缓慢。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的研究力度,从抗震设防标准、抗震性能要求、场地与地基抗震规定、地震反应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为地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第三届城市防灾国际研讨会 2016年熊本地震断层水管道破损研究

主讲: 高田至郎 分类:建筑设计 课时:2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2016年熊本地震前震和主震最大烈度均为7级,达到日本气象厅烈度等级规定的地震最高等级标准,是日本气象厅于1949年制定烈度阶级以来在日本本土上观测到的第四个和第五个烈度7级地震,熊本地震并没有导致任何的较高海啸,最大海啸高度不足0.25m,余震非常多。本课程由日本生命线工程专家高田至郎研究的日本熊县地震后水管道破损课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