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筛选结果 29 门课程,114 篇视频

科学家 原子弹与戏剧

主讲: 刘兵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科学因其威力而引人瞩目,原子弹在科学史中地位突出,科学家对原子弹的研制,又与伦理和责任相纠缠。这些,都在几部与科学家有关的戏剧中有所表现。本讲座通过回顾、讨论原子弹的研制历史,和一些以科学家和原子弹为主要内容的戏剧,对于在科学家的社会形象、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

苏颂为什么要建水运仪象台

主讲: 孙小淳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北宋元祐年间由苏颂、韩公廉建造的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天文观测技术上和机械技术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水运仪象台高近12米,集浑仪、浑象与报时机构于一体,用漏壶水力为动力,由“擒纵机构”实现枢轮的间歇式运动,再通过传动机构把转动传递给浑仪、浑象及报时机构,是一座自动化的天文台。

两千年以来北京平原上的河湖水系变化

主讲: 邓辉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首都北京正经历着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大变革,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阶段。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在北京城市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及其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地表湖泉水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地关系处于极不和谐的状态。

深绿、红绿、蓝绿 三维视野下的环境政治

主讲: 郇庆治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如果采用一种“三分法”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二分”方法,那么,我们可以把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首先在欧美国家兴起、如今已扩展到世界范围的广义的“绿色运动”或环境政治大致划分为3个组成部分:以生态中心主义哲学价值观为核心的“深绿”运动、以经济技术手段革新为核心的“浅绿”运动和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替代为核心的“红绿”运动。

北京周边森林采伐的历史过程与环境效应

主讲: 孙冬虎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课程内容包括:一、后唐与契丹战争中的森林砍伐:李存审解幽州之围等;二、大规模采伐森林的开端;三、蒙古札巴儿火者经行的黑树林间道:反映居庸关外的森林状况;四、元大都建设与森林采伐;五、元大都柴炭供应与森林采伐;六、森林采伐的巅峰;七、清代北京外围的森林采伐;八、关于基本规律的简单总结。

学科的创建与传播 从地质学的“英雄时代”说起

主讲: 张九辰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本期讲座以地质学为例,通过17-19世纪地质学在欧洲的创建,讨论了自然科学学科的形成过程、成长背景、建立条件。并通过20世纪前60多年西方地质学传入中国、在中国成长与壮大的经过,分析了自然科学学科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的影响。

中苏关系与中国科技发展

主讲: 张柏春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互助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在这十年里,苏联技术通过工业援建项目、科技合作与人才培育等途径向中国转移,为中国工业化与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中国在“自力更生”中继续消化吸收从苏联引进的技术,提高自主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

科技时代应如何看待科学

主讲: 刘大椿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意识淡漠,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了它们发展的源头,生命力将随之枯竭。为了真正凸显问题意识,必须矫正体系本位意识和功利主宰导向。本场讲座围绕着对科学的哲学反思的三种取向展开演讲,对科学进行辩护、对科学进行批判和对科学进行审度。

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和前瞻

主讲: 王渝生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里程碑:(1)1956年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2)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3)2006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情况。四、历届诺贝尔科学奖华裔获得者。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文理交融 多元并举

主讲: 秦伯益 分类:现代科技 课时:4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社会需要文科,也需要理科,更需要文和理的交叉、融合。文和理不同形式的多元交融应该同时发展。本次讲座从社会、学科和个人三个层面讨论了文理交融、多元并举问题,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社会层面的交融与并举;二、学科层面的交融与并举;三、个人层面的交融与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