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筛选结果 132 门课程,481 篇视频

接送孩子也有大学问

主讲: 方舟 分类:家庭心理学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上学送,放学接,学校门口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场面。那么,孩子上学到底需不需要家长接送?这中间又存在哪些问题?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本期节目,与您一起探讨接送孩子的学问,欢迎收看!

家长是否需要培训上岗

主讲: 刘正奎 分类:家庭心理学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对孩子来说,合格的家长比合格的老师更重要。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孩子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孩子一“出生”,家庭教育就开始了。不管父母有没有意识到,婴儿的成长,或者说婴儿的“社会化”进程,就是从模仿双亲开始的。因此,“家长”这个“职业”就直接上岗了。那么,家长是否需要培训上岗呢?本期节目,让我们一探究竟。

和孩子一起寻找幸福

主讲: 杨谨 分类:家庭心理学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指责、辱骂,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让博士妈妈情绪大爆发?恐惧、无助、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父母对孩子抱什么样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的学业成绩。孩子不优秀,是遗传基因还是后天因素的影响?本期节目,心理专家杨谨为您现场解答,欢迎收看。

过洋节看洋戏错了吗

主讲: 程立耕 分类:沟通与交流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近些年,大量外籍艺人来华,参加综艺节目、真人秀,使得外籍明星的出场价格随之水涨船高。这究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还是我们钱多任性?日韩剧欧美剧真的就比华语影视剧高明得多?文化自信何时才能真正树立起来?过洋节看洋戏,我们真的错了吗?

棍棒教育遭遇反家暴法

主讲: 李宝臣 分类:教育心理学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父母的爱心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考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急功近利的父母把“棍棒教育”看成灵丹妙药,他们只看到将孩子“打一顿”之后的表面效果,却忽视了这种教育带给孩子一生的巨大负面影响。专家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打之外其实最主要的是学会表扬。

诡异自闭的男孩

主讲: 萧斌臣 分类:家庭心理学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突然来电,传达何种匪夷信息?特殊现场,他怎会选择此种方式沟通?突发的变故,隐匿的真相。一年的时间,突然变了一个人,甚至令母亲感不觉完全不认识。那么,在这个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离奇的自闭怪病,还是难以言喻的沉重打击。在他与她的背后究竟隐匿着何种不为人知的真相呢?

给明星当老师的50年

主讲: 马精武 分类:校园专题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他们,是唐国强、宋春丽、张嘉译、张子健、邢岷山、俞飞鸿等等明星大腕的“老爹”“老娘”。他们,一个扮演了《北京青年》中的“爷爷”,一个塑造了《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姥姥”,被年轻人成为“最开明的老人”。本期教师节特别节目,马精武、李苒苒夫妇二人携爱徒邢岷山来到现场,为您讲述,给明星当老师的50年。

儿子是我的老师

主讲: 卢勤 分类:家庭心理学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打击、质疑、否定、懦弱、自卑、胆小。家长的高压之下,孩子的世界布满阴霾。夸奖、崇拜、鼓励,一位母亲的无意之举竟把儿子培养得自信阳光。一部电视剧引发了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激烈争议,母亲什么样的态度,会让儿子成就感油然而生。孩子的优异表现,连主持人都充满好奇。敬请收看本期节目。

低龄留学该不该

主讲: 王建一 分类:教育心理学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当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不少家长就有了这样的纠结:既想早点送孩子留学,又担心孩子年纪太小,孤身在外照顾不好自己,不能安心学习。本期栏目以某个家庭的故事为切入点,在讲故事的同时,给予当事人帮助,并紧密结合新闻事件,延展当代教育所引发的的各种问题,剖析家长内心,为低龄孩子留学作出合理指导。

道德究竟绑架了谁

主讲: 王建一 分类:沟通与交流 课时:3 发布时间:2017/09/13

简介: 我们大多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绑架,但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绑架的另一个版本——“道德绑架”。平时帮同事同学带个饭、取个快递这种小事可以被认为是“举手之劳”;在公交车上,面对形形色色有需要的老人家,让座原本是很轻松的行为。但是当我们拒绝这些“小事”,就会被道德“绑架”,冠以“不够意思”甚至“不道德”的名声。那么,这种小事究竟小不小?面对道德绑架我们该怎么办?

上一页 1 ... 8 9 10 ...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