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筛选结果 185 门课程,564 篇视频

国产大飞机的那些事儿

主讲: 张彦仲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1/05

简介: C919下线以来,有小部分声音质疑C919国产化率不太高,国产成色不足。与此同时,也有观点对此不以为然,认为C919乃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集成的大飞机,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标志,后劲十足。

时间之问

主讲: 赵峥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1/27

简介: “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但不久,魔鬼说:‘让爱因斯坦去吧!’于是一切又重新回到黑暗中。”如今,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已有300余年历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亦有100岁高龄。物理学核心领域的学问犹如高墙,令普通人难以企及。然而,有这么一位教授,在他激情洋溢的课堂上,却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物理学难以言喻的奇妙之美。

忘家思报国 一生情倾海洋

主讲: 郑守仪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24

简介: 50多年来,郑守仪完成了我国1500多种有孔虫的鉴定,数量占到了世界已知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有290个新品种,使我国的有孔虫从无到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从开始研究有孔虫至今,郑守仪完成了《西沙群岛的现代有孔虫》、《东海的胶结和瓷质有孔虫》、《中国动物志:胶结有孔虫卷》等著作,建立起了一套中国人自己的有孔虫“户口簿”。2003年,郑守仪荣获有孔虫研究领域的国际最高奖—美国库什曼有孔虫研究杰出人才奖。

郑永春和他的“小宇宙”

主讲: 郑永春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10

简介: 几千年来,人类对月亮、星空的向往一直没有改变。而如今的我们不只可以仰望星空,还能够飞到上面去,并且对它们的形貌、物质成分、环境等进行科学研究。郑永春就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自2005年起,郑永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从事了月球与星空探测的研究,参与了嫦娥1号,2号与3号探月任务科学应用与研究工作。2012年,作为首届“香江学者”,郑永春在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合作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月球与行星科学。

一沙一世界

主讲: 王中林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1/10

简介: “海浪能发电,这是取之不尽的干净能源,别说低碳,是无碳。”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对记者说。他发明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解决了蓝色能源开发和能量搜集的难题,通过高效搜集一片安静海面的能量,就能点亮万家灯火。

像大河奔突向前

主讲: 武际可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1/09

简介: 周光召曾说他是“中国科学、教育界最受尊敬的领导者之一”,钱三强尊称他为“自己从事物理学习的好老师”,季羡林则说“在晚辈眼中,望之如神仙中人”。众大家所崇敬的,就是中国力学的奠基人——周培源。

雕虫人生

主讲: 周尧 分类:环境科学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05

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昆虫博物馆里,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达数百种。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蝴蝶如一个个美丽的精灵,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也记述着一个老科学家近70年的孜孜追求。

周哲玮谈钱伟长

主讲: 周哲玮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07

简介: “三钱”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热情不仅感动了后辈,更直接影响并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留学归国人才。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实验室执行主任、半导体光电项目组长张建华教授和丈夫都是从英国留学回国。她表示,对于钱老等老一辈“留洋人”,她们这些“新留洋人”尤其钦佩。

寰宇中的摘星人

主讲: 朱进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20

简介: 在很多人的眼中,朱进是位令人艳羡的科学家。在他这里,仰望星空的浪漫和脚踏实地的科研总能完美结合。朱进说,我们之所以抬头凝望,就是因为人类有着好奇心。而人们都知道,在他那里,更有着一处深邃的世界,宝藏无数。从1994年到2001年,朱进带领团队共发现了获国际小行星中心暂定编号的小行星2728颗,其中已有1214颗获得永久编号和命名权。

从炊事员到清华教授

主讲: 朱克勤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04

简介: 他是在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者,有着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曾经是科学大师钱学森的学生,然而大学没毕业就遇到了“文化大革命”;带着科学的梦想,他伐过木头,种过水稻,做过炊事员和钣金工。幸运的是,他赶上了“科学的春天”;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他,在现代力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上一页 1 ... 6 7 8 ...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