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筛选结果 1634 门课程,7876 篇视频

从南极到北极

主讲: 位梦华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23

简介: 他,是第一个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中国人,第一个与爱斯基摩人广交朋友的中国人。他是第一个携夫人两次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是第一个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中国人。他是第一个作为总领队,组织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与北极有关。这位勇闯天涯的老人,如何描述他心目中的南极?

我的父亲周培源

主讲: 周如苹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17

简介: 因为参加“五四运动”他被学校开除,可27岁时却成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最年轻的教授。为学一技之长报效祖国,他留学美国,用三年半时间修完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他还拍摄了唯一一张由中国人为爱因斯坦拍摄的照片。他在北京大学领导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从事教育六十多年,他培养了几代力学家和物理学家,“两弹元勋”很多都是他的学生。他还被称为“和平老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

穿越时光 约会恐龙

主讲: 徐星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22

简介: 他和同事首次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是和德国始祖鸟一样重要的物种,为鸟类飞行“树栖滑翔起源说”提供了第一份坚实的物证;首次发现单指恐龙;发现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发现世界上最早的角龙类、最早的恐爪龙类、最早的镰刀龙类、体型最小的兽脚类恐龙和体型最大的窃蛋龙类;他的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誉为“里程碑式的成果”。

让中国制造插上创新设计的翅膀

主讲: 徐志磊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1/07

简介: 他是新型核心部件及弹上高压系统结构设计的领导者;他组织研究特种型号结构部件超高压部件的工程设计技术,解决了核武器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难题;他组织领导核装置各种复杂部件的结构设计,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核武器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说:“制造业永远是一个国家发展最基本的基础,任何的城市都一样。”

一代宗师 百年难遇

主讲: 于景元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17

简介: 钱学森自学生时代起就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业。他一直坚持学术标准和科学规范,对待科学问题一向严谨、严肃、严格,并将这种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传授给年轻科技工作者和学术新秀。

钱学森的成功不可复制

主讲: 薛惠锋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18

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我给钱学森起“外号”

主讲: 李颐黎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07

简介: 60年前的初秋,侨居美国的著名工程物理学家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两个孩子从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经过一个月的颠簸,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回国后,钱学森主持完成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在他的带领下,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钱学森,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五个师,在我看来,钱学森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了。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和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光纤通信的重要性

主讲: 余少华 分类:科技讲堂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15

简介: 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52岁的余少华最终入选了这份70人的大名单,就此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以第一完成人和单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中国专利金奖一项、优秀奖两项,全国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三项。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湖北省最高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和全国劳模称号等。

让植棉更快乐

主讲: 喻树迅 分类:种植养殖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2/03

简介: 喻树迅先后主持了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根据我国棉花产业对优质纤维的需要,组织协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棉花纤维品质基础研究工作。该项目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均为优秀,并进入973“十一五”重大成果展。

袁隆平的终极梦想

主讲: 袁隆平 分类:种植养殖 课时:1 发布时间:2021/03/03

简介: 尽管已届耄耋之年,袁隆平日常的工作量却多到令人惊讶。短短一天的相处,记者便目睹了袁隆平院士两次下田,用英文为外国学员授课,并处理各项科研事务。晚间,他还会坚持打一个小时的排球。他说,虽然很累,但是乐在其中,便不觉得苦。提及水稻,袁隆平总是兴奋又自豪,他热情地介绍朋友去田里看看自己的水稻,并用漂亮来形容它们。

上一页 1 ... 34 35 36 ... 16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