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目前在中央党校厅局级专题班授课。中央党校“名师工程—青年英才个性化成长工程”首批入选者,先后在贵州、新疆区县党委挂任常委。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牛津大学和北京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乔治城大学访学。在《人民日报》《中国行政管理》等各类报刊发表文论9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央党校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
陈志刚,男,1972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与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建理论、社会发展理论。
张明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获得者,入选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并多次担任电视节目主讲嘉宾,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2018年录制网信办视频公开课《解读十九大》,2019年、2020年《百家讲坛》节目“中国精神”主讲人之一。
刘爱玲,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员副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社中大项目分课题等国家级课题三项,主持省部级项目7项。《教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连续两年获得北京青年教师社会调研项目一等奖。
匡家正,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改革开放史、新中国经济史及国际经济比较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体制转轨中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转轨制转轨中的宏观经济调控研究》、主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财政卷》。
刘俊杰,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秘书长、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社会主义与政治学的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代表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在中央党校主体班主要教授《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等课程。
谢鲁江,47岁,籍贯山东,中共党员,现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晓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讲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共产党宣言》导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原著课程。
房正,现任教育部社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领域:从事党史、党建研究和有关科研管理工作。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协助开展专项工作。公文写作经验丰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等发表工作。
贾若祥,男,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管理中心和中国西部开发远程学习网特聘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员,册亨、京山、十堰等县、市经济社会发展顾问或“十二五”规划咨询专家,主持或参与多项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朱谐汉,历史学博士,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与领导学教授。1995年6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王庆成先生研习中国近代社会史。先在北京高校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2002年7月调入国家行政学院, 从事高级公务员和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管理及研究。现任培训中心副主任(副司级)。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著《道德教育》(合作),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鸦片战争史》,在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孙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