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研究生毕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村经济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目前从事农业市场政策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市场与价格政策,粮食问题和农民收入问题等的研究。通晓英语、德语,有用英文和德文写作的论文、译文和译著发表, 有较丰富的国际交流经历。
李道亮,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农业信息处理分会主席,国际杂志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主编,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专家等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欧盟框架计划和horizon2020计划项目等40余项,积极开展了养殖水质传感器、水产养殖优化调控模型、水产养殖智能装备研究;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7项,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科协先进科技工作者,农业物联网首席科普专家称号等荣誉。
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社会学系主任、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兼任北京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特邀理事,全国工商联扶贫委员会委员等职。
宋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1994年6月参加工作,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电工研究所电磁生物工程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电磁生物工程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控制理论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理系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理系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
王晓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张翼,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院所副院长,研究员。2004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同时晋升为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被聘为科技部人类安全委员会委员,同时也被推荐位公安部户籍改革专家组成员等。
杨阳,香港光华管理学院高级讲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主问题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宣部、司法部中高级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中央国家机关讲师团、北京市讲师团、上海市法制讲师团等成员,建设部立法顾问,北京市依法治市顾问,司法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在大学和党校教学,曾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等课程,讲授有关党的建设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专题课程。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杂志副总编辑。长期从事社会建设、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等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党校和其他省部级项目等十余项。
刘春,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曾任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政治腐败的控制等。
龙永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他是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他曾就读于贵阳八中、贵州大学外语系。1965年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1973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国际经济学专业。